59款咖啡检出2A类致癌物还能愉快地喝咖啡吗?

发表时间: 2024-04-15 23:40:39    文章出处:安博体育电竞网址   

  最近,咖啡再陷致癌风波。福建省消保委联合福州市消保委对59款现制现售咖啡开展了比较试验,指出59款样品中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紧跟着#瑞幸星巴克 致癌#的词条登上热搜榜。

  1、咖啡里的丙烯酰胺是咖啡豆烘焙时自然产生的。食物在发生美拉德反应时不可避免会产生丙烯酰胺。炒菜才是我们摄入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

  2、2A 类致癌物是可能对动物致癌,但没有证据会对人体致癌。目前我国人群平均丙烯酰胺摄入量很低,完全不用太担心丙烯酰胺会有什么危害。

  3、咖啡可以完全放心喝。致癌物没有致癌量一说,不存在喝多少咖啡会致癌的说法。

  很多人一看到丙烯酰胺,就会被这个化学名词惊吓到,进而产生联想这该不会是无良商家添加进去的科技与狠活吧?

  其实,咖啡中的丙烯酰胺是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实际上,食物中的一些还原糖和某些氨基酸在高温烹调(温度超过超过120℃)时会发生的美拉德反应,这既带来了美妙的风味,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量的丙烯酰胺。

  不光咖啡,薯条、薯片、面包、饼干、曲奇、巧克力、油条、油饼、麻花、生煎包、羊肉串里,都会产生丙烯酰胺。而按照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上的习惯,炒菜才是摄入丙烯酰胺最多最主要的来源。

  网上很多人都说丙烯酰胺致癌,还有人说“每天喝12千克咖啡才可以做到致癌剂量”。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够准确。

  世界卫生组织对丙烯酰胺评估后将它定位为2A类致癌物。2A 类致癌物是可能对动物致癌,但没有证据会对人体致癌,也就是说丙烯酷胺并不对人体致癌。生活中常见的红肉、油炸食物也都是2A类致癌物。

  根据我国《第六次中国总膳食研究》数据,目前我国人群平均丙烯酰胺摄入量是0.175微克/千克体重/天,总体摄入量还是很低的,完全不用太担心丙烯酰胺会有什么危害。

  另外关于吃多少量会致癌的说法也不准确。致癌物没有安全限量,更没有致癌量。对此类物质的评估和管理,都是结合人们吃了多少和毒理学强度,来判断它的风险有多大,并建议接触量按实际可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如果风险超过了可接受范围,就觉得应控制;如果认为在接受范围内,就认为不用担心。

  热搜之后,很多咖啡企业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宣称自己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实际上,目前全世界各国都没有制定食品中的丙烯酰胺限量标准。

  有些机构、国家和地区提出了一些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操作指南,比如有些报道引用的750μg/kg的数据,就是欧盟的一个基准水平值,用来验证逐步降低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这一举措的有效性的绩效指标,而并非丙烯酰胺在食物中的安全限量。

  现在我国也在制定《食品中丙烯酰胺污染控制规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未来对丙烯酰胺的控制也会慢慢的好。

  咖啡、油炸、油炸土豆制品、早餐谷物(麦片)是欧美国家人群丙烯酰胺的主要摄入来源。在我国,炒菜才是我们摄入丙烯酰胺的大多数来自。所以,为了最好能够降低丙烯酰胺的摄入,应该从两方面做起:

  1.日常烹调食物时,尽量多用蒸煮炖的烹调方法,比如水煮、清蒸等。少煎炸烤,尤其别过度烹调,比如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丙烯酰胺越多。

  2.平时饮食建议我们大家注意饮食均衡,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这样也能减少丙烯酰胺可能的健康影响。

  咖啡中确实有丙烯酰胺,但我们喝咖啡用的咖啡豆或者咖啡粉都很少,正常喝完全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而且从目前科学界共识来看,慢慢的变多的研究证据支持咖啡对健康是益大于弊的。

  目前科学界认为,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 210~400 毫克。以中杯美式(约355毫升)咖啡为例的线杯咖啡丨图虫创意